从1956年元旦开始,《人民日报》的排版方式由原来的竖排文字改成了横排。从此,在中国,传统的文字排版方式发生了变化。也正是从这些点滴的变化中,中国的老百姓感受到了一个特别年月的特别意义。
当1956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这个春天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记忆中,有一种特别的生机,人们把这段时间称作“知识分子的春天”。1月间,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第一次明确宣布,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毛泽东则用一贯幽默的方式在会上说:“现在我们革什么命?革技术的命,革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命,所以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这些革命,没有知识分子不行,不能单靠我们让给大老粗。”
1956年1月25日,在讨论“12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中共中央特意邀请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参加。毛泽东在会上说:“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五天之后,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号召。这次会议还提出,着手研究制定“1956年到1967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正是从这年春节开始,普通话被逐步推广开来。
正月过后的头一件大事,是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的成立。这个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编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由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人主持。600多名专家参加了这部重要文献的编写。